S851.34
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502070);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5ZXBFNC00280)
为了解天津市对虾养殖病害情况,2015—2016年从天津市的汉沽区、大港区、宁河区、静海区、津南区、西青区等对虾养殖主产区,采集养殖对虾及饵料生物等样品,应用PCR法进行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检测。2015年共检测样品186份,IHHNV阳性率为16.13%;2016年检测样品340份,IHHNV阳性率为11.76%。在凡纳滨对虾的仔虾、幼虾、中成虾中均可检出IHHNV,2015年的阳性率分别为10.88%、27.27%、37.50%,2016年分别是4.63%、22.00%、28.30%,呈下降趋势。中成虾养殖阶段的IHHNV阳性率最高,仔虾阶段的最低。本研究对天津市对虾IHHNV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邓威,许杰,刘群,韩进刚,李军,刘健,杨凯,张丽.2015—2016年天津市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感染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编辑部,2017,34(9):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