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
摘要:鹿流行性出血病(Epizootie hemorrhagic disease of deer—EHD,国内有人译为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的一个群,该群病毒迄今已经分离和鉴定出12个型(包括茨城病病毒—[baraki Virus)。EHDV主要感染家养和野生的反刍动物,鹿特别是白尾鹿最为敏感,可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在畜牧史上曾造成
孙书华 , 吴时友 , 蒋正军 , 普淑英 , 陈兴扶 , J.Cowley
1990(2).
摘要:用国产光敏生物索标记20型蓝舌病病毒(BTV)全基因RNA,检测BTV、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和实验感染绵羊的血样品。3、10、20、21型BTV RNA杂交阳性,与EHDV无交叉反应。0号感染羊的血样为阳性。试验表明,用乙二醛变性RNA样品,可检出10pg水平的BTV RNA样品,灵敏度高出热变性方法的10—100倍。 蓝舌病是由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内的蓝舌病病毒引起的重要疾病。主要通过昆虫传播,感染反刍动物。本病上世纪发现于非洲,现在叫中东、北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蓝舌病的报道。蓝舌病现有24个血清型,其痫毒的核酸由10个片段的双链RNA(dsRNA)组成。这些基因片段决定BTV衣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上的差异。通常用补反、琼脂扩散或ELISA等血清学方法检查BTV抗体的存在。但这些方法除了敏感性低以外,一个重要缺陷是和EHDV等相关病毒存在交叉反应。K.R.E.Squire等人采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末端或5'末端标记全基因组BTV RNA作探针,检测BTV。P·P.C.Mertens和吴时友等,将基因组RNA用一定浓度的NaOH随机水解成150bp左右的片段,再进行末端标记,末端的增加使标记效率显著提高。由于同位素的使用受到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限制,为此我们采用非放射性的光生物素标记BTV RNA,打点杂交检测BTV,试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1990(2).
摘要:肠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co1i)的粘附因子K_(99)抗原,是一种易热蛋白质,从形态上看是一种纤毛结构,这种纤毛可以粘附于小肠上皮细胞,使细菌在小肠中聚集产生肠毒素而致病。这种纤毛的致病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兽医研究方面,现已发现猪的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带有K_(88)、K_(99)和987P三种纤毛抗原,在引起新生仔猪腹泻
1990(2).
摘要:在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改良补反血清学诊断方法的研究中,作者选用了盐水全细胞多价冻干抗原。本抗原具有制备方法简便,效价较高,特异性强,有效保存期长等优点。三年多来,根据我国十多个省应用本抗原对国外进口猪和国内进口猪场杂交猪的检疫结果证明,效果良好。
1990(2).
摘要:用临床分离的小鹅瘟病毒,接种于健康的雏鹅,使其发病,取肝脾制成悬液接种于10日龄的鹅胚,收集尿囊液,制成抗原,并用尿囊液接种于健康的成年鹅,制得高免血清,其抗原与高免血清作琼脂扩散(AGID)试验,具有特异性反应,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适应于基层的血清样品调查,疾病的定性和病毒分离鉴定试验。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小鹅瘟病毒感染所引起雏鹅的急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主要根据病理变化特征进行诊断。近年来,由于一些雏鹅感染后呈最急性死亡,发病年龄较大,临床无特征性的病理变化,而荧光抗体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又不适于基层的应用,为此,笔者自1987年以来对小鹅瘟琼脂扩散试验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990(2).
摘要:马传贫在巴州地区是重点控制和消灭的传染病之一。从1966年开始,我州先后用临床综合诊断法、补反法和琼扩法,不断检出病马,消灭病源,诊断方法不断改进,检出率也相应的有些提高。目前,琼扩法简便易行,应用广泛,很受基层工作者的欢迎。今年,我站在自治区兽医总站张树春同志的指导下,用两种琼扩方法:即2:4的琼扩术
1990(2).
摘要:近年来养鸭业发展很快,但幼鸭成活率不高,死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养鸭户的积极性。江苏报道1—2月龄幼鸭因寄生蠕虫病陆续发生死亡,死亡率达50%。福建报道雏鸭感染次睾吸虫达100%,死亡率达50%。为摸清25日龄以内的雏鸭自然感染寄生蠕虫的情况,以防制雏鸭蠕虫病,我们进行了雏鸭各日龄自然感染蠕虫的检查及蠕虫
1990(2).
摘要:1989年8月27日~9月8日,以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冯静兰同志为团长,农业部动检所和动植物检疫总所共同组成的中澳动物检疫项目考察团一行五人,对澳大利亚进行了十三天的专题考察。先后参观考察了联邦级试验室2个,州级兽医研究所或诊断试验室4个,地区兽医诊断室2个,基层兽医工作站1个,动物隔离检疫场1个,机场动植物检
1990(2).
摘要:1989年3~6月份,合肥市某鸡场迪卡蛋用青年鸡群陆续发病死亡。经流行情况的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结果的综合分析,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失败而发生的一起鸡马立克氏病。现报告于后。
1990(2).
摘要:牛的积水性无脑、小脑形成不全(HCH)综合症的特点是新生犊牛表现为虚弱,眼部病变,并有神经症状,肉用牛发生较多,而乳用牛则很少发生。中山(Chuzan)病毒可能是引起本病的病原体。本文就本病的一些特性作一简单介绍。
1990(2).
摘要:粘膜弯曲菌(Campylobacter mucosalis)和猪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hyointestinalis)是猪增生性肠炎(PE)的病原体。这两种细菌与其它弯曲菌相比各自具有不同的生化特性。但其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形成直径为1.0~2.0mm的小菌
1990(2).
摘要:以往采集猪血液样品基本上是从胸部和颈静脉采取,有经验的兽医能迅速获得大量血液供各项检验。作者在研究和教学中发展了一项新的、简单易行的定位取血方法、现介绍如下。
1990(2).
摘要:家鸡是鸟类中对鹦鹉热衣原体感受性最低者之一,本报告记述10月龄肉用种鸡群发生的疾病。这个鸡群的鸡以生前头部及足部的皮肤形成痂皮以及导致眼睛闭锁的,缩膜炎
1990(2).
摘要:现行的《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以下简称《四部规程》》,是1959年11月1日,由中央农业部、卫生部、对外贸易部、商业部联合颁发的。至今已试行了30年,未作任何修订。30年来,《四部规程》在商业食品部门的肉品卫生检验工作中,起到了指导作用。对防止病、死畜肉上市、防止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防止家畜传染病的扩散,从
1990(2).
摘要:由于历史上的原因, 目前进出口动物及进口动物产品均由动植物检疫机关检疫。但出口动物产品却归属商品检验局检疫。对于此惯例的延续,给进出口动物产品检疫带来许多不便之处。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从下面三个问题提出己见与读者共同讨论。
1990(2).
摘要: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家畜家禽防疫条例》,认真贯彻落实农牧渔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87〕农(牧)字第22号《关于加强城乡集贸市场畜禽及肉类管理、检疫的通知》,防止疫病的流行和传播,保障人畜健康,促进商
1990(2).
摘要:自《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和《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组则》发布以来,检疫工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运输检疫的检疫点也越来越多。但这些检疫点大都设在交通检查站上,在交通警察的协助下进行。如果把这种运输检疫当作促进市场检疫和产地检疫的一
1990(2).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养虾业方兴未艾,其养殖总面积和总产量跃居世界前茅。近九年来,为了改良品种,提高产量,我国引进了日本等国产的对虾苗。为了保护我国养虾业的健康发展,防止国外对虾疾病的传入,根据我所及兄弟所
1990(2).
摘要:市场兽医卫生检疫(验)和运输检疫(验)一样,都属于对动物及其产品的兽医卫生监督性质的。它不同于产地检疫和屠宰场(点)的兽医卫生检验。是受一定的条件性和局限性所约束。兽医卫生监督包括查验核实证物是否相符(这里有品名、数量、检验标记等);是否来自疫区或封锁区;查验核实是否进行了兽医卫生检验及检验的质量是
1990(2).
摘要:在市场及时准确地识别出病死畜禽肉尸和健畜禽肉尸,对确保人民的食肉安全,防止肉食中毒,防止传染病蔓延是极为重要的。现介绍一些简便的识别知识,仅供参考。 一、检查部位 检查放血刀口,肋间血管或其它部位可见的血管(如颈部、腰部、臀部等处)、肌肉,脂肪及各部位的淋巴结。
1990(2).
摘要:现在国内许多研究和检疫单位在诊断病毒性疾病的血清中和试验中都采用了国产或进口96孔微量反应板进行微量血清中和试验。由于受到价格的限制,对国产或进口反应板都要求能够多次应用。自1986年以来,我们在进出口动物的病毒病血清中和试验中,对
1990(2).
摘要:牲畜生前肌肉的,pH为7.1~7.2。屠宰后1小时的热鲜肉,其pH降至6.2~6.3;经24小时肌肉pH可降为5.6~6.0;这种水平能一直维持到肉腐败分解初期.因此,正常鲜肉是呈酸性的,即所谓低pH肉。本文拟对肉低pH的形成原因,影响肉pH的因素以
1990(2).
摘要:近年来,哈尔滨市一些市民反映,无论买鲜肉或肉制品都提心吊胆,总怕把病害肉装进自己的菜蓝子。市民买肉缺乏安全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一些不守法的商贩,为了挣大钱竟干起了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买卖。1985年哈尔滨正阳二厂用囊虫肉制红肠被查处,在哈市红肠食客中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1988年哈市北方福利肉制品厂用
1990(2).
摘要:目前,我国规定用挥发性盐基氮作为肉新鲜度的理化指标。由于在测定此项指标时,有相对费时,麻烦等缺点。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单位经常采用感官检验结合其它几项简易理化检验方法,如肉pH值测定、粗氨测定、硫酸铜反应、过氧化物酶
1990(2).
摘要: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和兽医卫生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流通领域的兽医卫生检疫工作,开创我市农贸市场肉检工作新局面。我站在总结前两年市场肉品卫生检验工作“五好”活动和长安县肉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择优制定了“人员专职
1990(2).
摘要:在《动物检疫》1989年第6期34页上,刊登了“禽类衣原体病”一文。笔者读后,感到有些提法不妥,谨提出几点不同意见供商榷。文中说:(1)衣原体“对哺乳动物、鸟类的红细胞有凝集作用”(第35页第2行);(2)“衣原体对类脂质溶液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