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2).
摘要:蓝舌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严重病毒性传染病。蓝舌病病毒(BT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及环状病毒的血凝(HA)活性早有报导,Dini发现了BTV对羊红细胞有强烈的凝集作用。H(?)bsehle和Van der Wale 1979年分别通过实验揭示出蓝舌病病毒经处理后表现出血凝活性,而不经处理则不表现血凝活性,并证明血
1991(2).
摘要:间接血凝(IHA)、琼脂扩散试验(ADT)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操作简单、结果可靠,是免疫学诊断中常用的方法。免疫学诊断是家畜住肉孢子虫病生前诊断的唯一方法。Lund和Fayer1977用IHA和ADT对人工感染的黄牛枯氏住肉孢子虫病进行诊断,效果很好,感染后30天即可检测到抗体。Weyreter等1984、Tenter1988报道
1991(2).
摘要: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沙门氏菌Ⅰ群主因子(O_(16))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并对其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这些单抗不仅特异性强,而且反应效价高,其中以A—12—4单抗反应滴度最高,腹水ELISA效价为10~5,在pH 3—9范围内稳定,在-70℃至37℃反复冻融3次和在56℃3小时单抗的效价无明显下降。琼扩试验表明3株单抗亚类分别为IgM,IgG_1和IgG_3,用竞争ELISA试验证明,这3株单抗都是对同一抗原决定簇,都是针对Ⅰ群主因子抗原O_(16)。
1991(2).
摘要:我们应用农业部动物检疫所蓝舌病组提供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251份山羊蓝舌病血清抗体,通过特异性试验,阻断试验利重复性试验证明其特异性和重复性较好,用本方法和琼扩对比,ELISA比琼扩的敏感性高21.5个百分点,ELISA对琼扩的
1991(2).
摘要:禽霍乱是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在火鸡及其它禽类已发现多年了,尽管采取预防接种,但在商品,代及种火鸡群中,仍常常发生。 目前,鉴定多杀性巴氏杆菌通常依据一种或多种表型特征(如形态学和生化或血清学反应)。由于该菌抗原性复杂,许多血清定型方法不能确定不同血清型之间相关性或
1991(2).
摘要:本研究应用暗视野美蓝(DGMB)染色法检查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绵羊胎膜中衣原体的原体。 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绵羊地方性流产(OEA),一直是英国绵羊流产的最常见病因。快速鉴定病原体,对防止疫病扩散十分重要。衣原体性流产的诊断包括肉眼
1991(2).
摘要:炭疽病在我县呈地方性或散发性流行,严重危害各种家畜及人的安全。据调查统计: ①1958~1975年多哇乡、曲库乎乡发病牛59头,死亡222头,致死亡率为37.29%;②1978~1981年多哇、瓜什则、曲库乎三个乡发病牛57头,死亡27头,死亡率为47.37%;⑧1982~1984年多哇乡的交隆务,其日那大队、隆务镇梧桐村发病牛4头,致死4头,
1991(2).
摘要:1990年2月份以来,在我县发生的鸡病中,发现传染性法氏囊病鸡所占比例较大、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严重影响养鸡生产。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全县调查6个乡,13个村,114个养鸡户。鸡存栏71136只,发病鸡68000只,死亡14940只:发病率为95.6%,死亡率为21%。临床就诊病鸡394只,本病占临床病例的87%。通过临床病的剖检和对养鸡户的调查,发病鸡发病日龄从25—135日.龄均有发
1991(2).
摘要:1990年8月下旬,烟台某鸡场发生了以拉稀,十二指肠、盲肠,肝脏等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雏鸡疾病。经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组织滴虫和球虫混合感染。现将本病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鸡场于7月8日从美国引进了一批父母代AA肉鸡,置一隔离场分4群平养(八
1991(2).
摘要:该部1987年4月从本部队事务管理处买回小猪11头,原有41头,总计52头猪,平时以黄豆、小麦、面粉为主要饲料,其次是剩饭剩菜,据饲养员讲:1987年6月20日前后有4头约15公斤重的猪被外来狗咬伤,两天后死亡1头。从7月29日~8月3日共死亡9头,其中有咬伤痊愈后的猪,重量约20~50公斤。8月3日解剖1头约22.5公斤重的
1991(2).
摘要:《动物检疫操作规程》(简称《动检规程》)的制定是加强我国动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防病灭病保护畜禽健康、促进我国畜牧业生产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而且还标志着我国动物检疫的技术水平和标准化程度,对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信誉以及保护人民的健康水平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991(2).
摘要: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消灭家畜家禽(以下统称畜禽)传染病,严防农贸集市畜间疫病传播,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原农牧渔业部颁发的《家畜家禽防疫实施细则》和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的《家畜家禽防疫实施办法》,结合我区农贸集市,流通领域中活畜上市量大,范围广的特点,特
1991(2).
摘要:对大批量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进口动物产品的消毒处理,一直是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和进口单位、使用单位所关注的问题,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仅见几吨乃至几十吨的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进口动物产品薰蒸消毒处理的报告,国外的报导也鲜见,有些报告离实际应用尚有一定距离,即使设备良好的海空港也无对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进口
1991(2).
摘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自1957年首次发现于美国至今三十余年,已遍布世界各个养鸡国家,成为当前最主要的鸡病之一。法氏囊病毒(IBDV)的特点是侵害3~6周龄雏鸡的法氏囊和其他淋巴样组织,淋巴细胞变性和坏死,导致雏鸡免疫抑制和抗病力降低,其危害性已引起世界性的关注。1989年青岛市郊的县(市)区第一次受到
1991(2).
摘要: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广泛应用,细胞培养工作中防污染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这是因为细胞一旦发生污染,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时间上的浪费,也影响着
1991(2).
摘要:牛感染布病往往难以诊断,这是因为感染牛型布氏杆菌(Brucella abortus)牛的血清学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本试验采用了含可溶性多糖组分(Poly—B抗原)的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进行检测。Poly—B抗原的特点是在免疫电泳和AGID中有显著的扩散性且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用感染布氏杆菌或接种疫苗的牛、感染布氏杆菌
1991(2).
摘要:如果从红细胞中能够获得纯净的虫体,必将加速红细胞内寄生虫的免疫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研究的进程。在日本,现有的几种方法,可以成功地从红细胞中分离引起牛泰勒焦虫病的病原体——瑟氏泰勒焦虫(Theileria sergenti)。Shimiyu等建立的氮空腔法(nitrogen cavitation method)被认为是无污染的最好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均需大量样品及特殊仪器设备,不能分离少于lOml的感染血样。本文介绍的方法是一种
1991(2).
摘要:看到本刊1990年第4期塘沽所对进口鱼粉三篇稿件后,甚感高兴。尤其对鱼粉检验程序的改革,使我收益不少。但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值得商榷: 一、自1990年6月下旬,在上海动植物检疫所制定的“鱼粉检疫程序” (进口),是当前进行进口鱼粉检疫的准绳。因为它基本符合国际标准(ISO)、国家标准(GB)、和食品沙门氏茵(包括亚利桑那菌)专业标准(ZB),也符合我国进口鱼粉检疫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