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4).
摘要:1990年3月份珠海市某鸭场饲养樱桃谷雏鸭1980只,饲养至24日龄时,发现鸭群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头颈缩起,羽毛松乱。至30日龄时小鸭死亡,并逐日增多,36日龄是高峰期,一天死亡200多只。至50日龄时共死亡1070多只,剩下的900多只中有450多只为残鸭。440多只生长受不同程度阻滞,平均比正常出栏时体重减轻15%左右。根据
1991(4).
摘要:近几年全省养鸡业发展迅速,1989年饲养量达10070万余只。饲养方式已由高密度集约化生产代替了传统的分散饲养。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养鸡业的发展,但是也给禽病防制带来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先进的生产方式与落后的经营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现就省站1989年接受鸡病料127份之检验结果分析,提出一些看法。
1991(4).
摘要:仔猪大肠杆菌病是幼龄仔猪的常见病,其病原一致病性大肠杆菌在临床上的常见血清型主要为O_8,O_(138),O_(139),O_(141)等,其次为O_2,O_(20),O_(78),O_(91),O_(83),O_(115),O_(147),O_(149)等。现将一起由O_(128)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白痢病病例报告如下。
1991(4).
摘要:自1989年1月~1990年3月平原县19个乡镇中的7个乡镇有32头犊牛(1~13个月龄)发生了一种神经症状病。特点为散发,呈典型的脑膜脑炎症状,无攻击行为,病程10~20天,死亡率几乎达100%,并有逐年扩大之趋势。发病初期体温升高39.5~41.5℃,鸣叫不安,不时奔跑,口中有泡沫或涎液,皮肤敏感明显,用手触其皮肤时立即卧地;有的则爬跨母牛或其它牛。后期体温下降,走路蹒跚,不时倒地,但自能站起,始终不
1991(4).
摘要:关于鸡的大肠杆菌病,国内外均有大量的报道,该病均表现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肠炎、出血性肠炎、脐炎、关节炎和产蛋母鸡生殖器官疾病。广东佛山兽医专科学校禽病学教研室陈建红、陈伯伦,叶本衡和梁发朝等于1986年8—10月间首次从流行大肠杆菌病的产蛋母鸡死亡病例的脑部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经中监所监定其血清型为
1991(4).
摘要:鱼类寄生线虫是线虫类(Nematoda)中的一部分,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鱼类往往作为寄生线虫的中间宿主或终宿主。鱼类寄生线虫在世界上的分布范围很大,海淡水鱼类中都有寄生,有的种类能给养殖鱼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引起发病,甚至大批死
1991(4).
摘要:一位28岁妇女(曾因顽固的自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症而割去脾脏)为犬照料者,被2岁长毛垂耳公犬所咬,伤口经清洗、消毒(Povidone碘溶液)及包扎,但三天后主诉发冷、不适、虚弱与被咬处发痛,又12小时后渐进性的萎顿。血清生化反常,显示急性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性白细胞增多,许多中性白细胞胞浆内含有长的杆状细
1991(4).
摘要:口蹄疫病毒12S亚单位蛋白无型的特异性,这一点已为国内外学者所接受。因而当许多学者在用血清学方法进行定型试验而出现交叉反应的时候,就自然地把问题归因于12S的存在。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试验和笔者所做的琼扩试验分析,12S至少在O和A型之间存在型特异性,在某些型之间存在部分型特异性。型间的交叉程度因检测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越敏感的方法交叉越严重,有些不够敏感的方法则可完全不表现交叉。因而笔者认为把12S绝对地视为无型特异性是不妥的,本文还对12S引起型间的交叉情况进行了分析。
1991(4).
摘要:为了发扬我党务实的优良作风,狠抓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及“八五”计划纲要的落实,农业部畜牧兽医司、政策法规司、合作经济司、动物检疫所及人民日报社的同志共同组成调查组,于1991年4月30日至5月6日对吉林省的三市,三县(市),九乡、十一个村的畜禽防、检疫体制改革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找了市,
1991(4).
摘要:为了有效地控制畜禽疫病的传播,确保我县畜牧业生产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国务院《家畜家禽防疫条例》,河南省人民政府四号令《河南省<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办法》,宛署[1989] 93号和宛署[1990]91号及淅政字<1989>138号文件精神,经县政府批准,在寺湾乡开展了畜禽产地检疫
1991(4).
摘要:当前上海口岸肠衣来料加工数量逐年增长,以羊肠衣为例,1980年只有295170把,1987年发展到726879把。猪肠衣1987年为289272把。品种从羊肠衣发展到猪、牛肠衣及膀胱、大肠和食道。原料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几个国家。近年来出口量也不少。1988年笔者访问西德彼得公司时发现该公司88%以上的肠衣库存是来自中国或经我
1991(4).
摘要:用化学药物消毒,是对非食用性畜禽产品卫生处理的主要措施。目的是抑制和杀灭存活在畜禽产品上的有害微生物。 对非食用畜禽产品消毒方法很多,由于设备条件或产品数量的关系,多采用化学药物喷雾消毒。但是由于技术操作不规范或选择消毒药物不当,不仅不能起到消毒效果,
1991(4).
摘要:笔者从事兽医卫生检验工作多年,对市场检验感受较深。现就对肉品检验中割三腺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肉品检验中的“割三腺”是1975年商业部、对外贸易部联合印发的“全国肉类加工卫生要求的暂行规定”提出来的。但在社会上有人产生误解:一见淋巴结就认为不安
1991(4).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肉、蛋等动物性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不断地发展食品动物生产。为此,常采用以下两项措施,一是用药物防治食品动物的疾病,二是用药物作饲料添加剂,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这样一来,使大批药物进入食品动物体内,造成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1991(4).
摘要:1991年1月内蒙经澳大利亚进口518只改良考利代绵羊,在我所隔离场检疫期间,暴发“红眼病”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Infectious Keratoeonjunetivitis”),其症状为结膜充血、发炎、角膜混浊并在瞬膜和眼脸上形成滤泡,严重者体温升高、角
1991(4).
摘要:商邱地区动检站1987年研制的《一种轻便快速肉品检验箱》,曾在一些省、地、市推广使用,受到广大基层检疫人员的好评。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法制监督职能”“以法促检、以法灭病”,我们最近又设计一种便携式“动物卫生监督箱”,经有关专
1991(4).
摘要:在改良M-肉汤中培养3株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离心沉淀后细菌悬浮于少量生理盐水中,用1N盐酸将pH调至2.0,室温30分钟,离心去细菌,上清用67%饱和硫酸铵沉淀,然后过Sephacry1 S-300柱,这三种鞭毛经电子显微镜、SDS-PAGE电泳和等电
1991(4).
摘要:沙门氏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及食物中毒性细菌之一,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界中及畜禽体内,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目前虽对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许多检测方法,但在食品检测中仍以常规方法为主,血
1991(4).
摘要:多年来,我国肉品旋毛虫的检验方法局限于显微镜检验和人工胃液消化法,由于后者操作复杂且费用高,故无论肉联厂或市场均采用显微镜检验法,但该法受检面积有限,且旋毛虫在宿主体内寄生密度不规律,难免漏检。
1991(4).
摘要:喉瘤盘尾丝虫(Onehocerca gutturosa)广泛分布于世界五大洲,作者(1990)报道该虫在湖南省黄牛的感染率为79.33%(142/179),奶牛28.46%(5/13),有关该虫引起的病变Eichler(1973),Hussein(1975)等均作了报道,由于宿主和地区及寄生部位不同,所引起的病变也有差异。湖南黄牛的喉瘤盘尾丝虫寄生于颈韧带的板状部,
1991(4).
摘要:目前,对大批量野外样品查口蹄疫(FMD)都用AGID法检测病毒相关抗原VIA的抗体。但这种实验的敏感性低,仍有相当部分的感染动物漏检。 本文报道了液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标准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1991(4).
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仔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肠道疾病,是进、出口猪主要检疫对象之一。据中外检疫条款规定,诊断本病的方法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血清中和试验。自1985年以来,笔者采用微量血清中和试验对进出口约2000头猪进行
1991(4).
摘要:近年来,我所从进口种鸽中多次检出鸽新城疫,并分离到4株鸽新城疫病毒,为了进一步认识这几株鸽新城疫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并比较其与Lasota株、B_1株在血凝特性上是否有差异,笔者测定了上述几株鸽新城疫病毒血凝素的热稳定性、对几种动物红细胞的凝集价、不同pH对血凝价的影响、血凝解脱速率等进行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报告
1991(4).
摘要:沈阳农业大学李凤周等人,用棉签偶氮法对猪亚硝酸盐中毒病进行诊断研究,取得良好结果。其方法是:(1)在牙签或火柴棍一端缠上小块洁净脱脂棉,缠紧压实备用。(2)偶氮试剂,甲液为0.5克无水对氨基苯磺酸,加入100毫升10%冰醋酸;乙液为0.1克甲萘胺,加入100毫升10%冰醋酸。两液分别装入棕色瓶中,4℃条件下保存,
1991(4).
摘要:目前广泛应用免疫扩散(ID)试验检测蓝舌病毒(BTV)群特异抗体,但敏感性较差。Manning和Chen(1980)建立的ELISA检测BTV抗体有很高的敏感性。而斑点ELISA(DIA)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另一种酶免疫检测方法。其敏感性与ELISA
1991(4).
摘要:斑点ELISA已用于牛和绵羊布氏杆菌病等多种传染病的诊断。本研究用牛血清,比较了斑点ELISA和常规ElISA对牛布氏杆菌病的诊断。
1991(4).
摘要:对引起绵羊地方性流产(OEA)的绵羊鹦鹉衣原体的检验,通常用鸡胚和组织培养作病原分离。这些检验法消耗时间且要以出现活病原体为依据。而用检验人临床样品中衣原体用的放大ELISA,(IDEIA)检测猫结膜刮取物中鹦鹉衣原体抗原需6小时。本实验就用IDEIA ELISA检测流产羊胎膜和OEA患羊乳汁中的绵羊鹦鹉衣原体。这
1991(4).
摘要:衣原体病(Chlamydiasis)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多种动物易感。临床上,羊常以流产、多发性关节炎、睾丸炎、肺炎为指症;鸡多以肠炎、结膜炎为特征。本病可以引起怀孕母羊流产和造成鸡的死亡,对畜禽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建国以来,我区从未在畜间进行调查,因此疫情不明。为了查明本病的
1991(4).
摘要:亲水气单胞茵(Aeromonas hydrophila)属弧菌科气单胞菌属细菌,是冷血动物和人兽的一种致病菌,引起各种动物的皮肤腐败、肠炎、腹泻和败血症死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该菌在自然界生态状况的研究甚少。为了解该菌在海水鱼类中的生
1991(4).
摘要:蓝舌病是以(虫库)蠓为传播媒介的反刍类动物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目前在世界上流行很广,已知有24个血清型,它主要危害绵羊,而其它反刍类动物则呈隐性感染。为了解蓝舌病在海南省的感染情况,我所于1988~1989年进行了以供港水牛为主的血清学调
1991(4).
摘要:乳房炎的病牛外观上不显任何临床症状,但乳汁已发生一系列的理化性质变化。患牛不仅产奶量降低,乳的营养价值也受到影响,而且因各种微生物而不利于卫生。广大消费者食用这种牛乳,会引起结核病、急性肠炎、食物中毒、婴儿消化障碍、猩红热等,严
1991(4).
摘要:弓形体感染多种动物,且传播广泛。已报道了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和鸟中分离到弓形体。对鼠弓形体(TP)感染动物和兽医感染率之间的关系也作了调查研究。动物弓形虫感染是个重大问题,关系到人畜健康。而在日本动物园,关于TP流行情况知
1991(4).
摘要:A型流感病毒经常可从雀形目鸟类中分离到,在东南亚,尽管有证据显示从该地区出口到其他国家的笼养鸟可能感染有流感病毒(Alexander,1982),但该地区各国仍很少对雀形目鸟类的带毒情况进行调查。在马来西亚,在进行新城疫病毒调查过程中,从家鸭分离到了流感病毒,最近将这项研究的调查范围扩大至其他家禽及笼养鸟和野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