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6).
摘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最大危害是引起免疫抑制,使鸡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减弱。近年来,该病在我省部分地区危害日益严重,其发病率为80%左右,死亡率约为10—50%。严重的是在鸡发生IBD时,许多鸡群又继发感染ND,从而增加了死亡率。目前对发病鸡群尚无有效药物,故养鸡单位对此深感焦
1991(6).
摘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自1990年3月在我县暴发流行以来,已成为养鸡生产的头号疾病,各品种鸡都易感。该病在前段流行期间,我县应用的各种弱毒疫苗效果都不理想。我们为了采集发病鸡的组织,制造当地野毒株的灭活疫苗,对IBD发病或死亡鸡用
1991(6).
摘要:新城疫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新城疫病毒能广泛地感染家禽、野禽和一些哺乳动物。从家鸭和野鸭中分离到病毒的机率达6.5—9.3%。江苏省水域广阔,水禽饲养相当普遍,蛋鸭多为放养,这在鸡新城疫的流行病学方面意义重大,结合鸭蛋产品产地检疫工作需要,为探讨鸭群感染新城疫的情况,我们利用鸭蛋卵黄检测新城疫HI抗
1991(6).
摘要:盖他病毒是甲病毒属的成员,证明可引起赛马急性发热,后肢伴有荨麻疹和肿胀。近来该病毒已从健康猪和死于过急性疾病的新生仔猪中分离到,经实验接种猪复制出了发热病症,并使妊娠猪胎盘感染。
1991(6).
摘要:Yuasa等1979年首次分离的鸡贫血因子(CAA)可以引起幼龄鸡的传染性贫血。用血清中和试验检测其抗体比较敏感,而免疫荧光试验比较方便和快速,但是容易出现非特异或假阳性结果。所以,Bulow(1988)建议,免疫荧光试验阳性血清应再用血清中和试验检测。
1991(6).
摘要:鸡新城疫点眼法免疫是目前新兴起的一种省力省物和加大防疫密度的新方法。在用它进行鸡群三免时远较注射法简便,易于推广。但免疫后的鸡群仍有新城疫散发,因此我们对鸡群进行了二年的免疫监测,基本搞清了点眼法免疫在鸡体内抗体效价维持的时
1991(6).
摘要:1986—1989年对全省9个地(市)19个县(市)和26个国营种畜(农、牧)场牛的蓝舌病、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白血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牛布氏杆菌病、牛结核病、牛副结核病等8种疫病进行了检疫,现将检疫
1991(6).
摘要:狨肝炎(Callitriehid hepatitis CH)是新世界灵长类动物狨科中一种新认识的、急性、致死性流行病。自1980年来,在美国动物园中的狨肝炎已暴发12起,牵连到几种狨类动物,包括频危动物金狮猴(Leontopitheeus rosalia)。狨肝炎曾以天然感染狮猴肝的无菌滤液实验性传染普通狨,所有3只接种过的狨均发生急性致死性病症,并具
1991(6).
摘要:本刊1991年第二期发表了秦皇岛动植物检疫所于声华先生对1990年第四期“动物检疫”上三篇有关鱼粉等检验的两点商榷意见(下称意见),我们欣赏地注意到于先生的观点,为了维护文章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特作如下说明。
1991(6).
摘要:单核细胞增多李氏杆菌(下称李氏杆菌)是引起人类,特别是免疫功能障碍病人的脑膜炎、败血症、流产、迟产的病原微生物。李氏杆菌病的致死率可高达33%。尽管早在1926年Murray等就已提出本菌对人、畜的致病性,但只是近几年来才真正认识到该菌
1991(6).
摘要:检查和诊断动物是否患有衣原体病或是否受到衣原体的感染,有检查抗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和检查病原抗原的诊断方法,在衣原体病原抗原检查方法中,近年来有多种新方法报道,本文将对这些抗原检测方法作以综合报道。因为病料的采集和处理以及病
1991(6).
摘要:治理整顿、深化改革要求全国畜禽防疫工作的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筹建兽医卫生行政执法机构,下边从四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一、廉政建设的需要 近几年来,由于贯彻执行国务院1985年2月14日颁布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全国的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执行《条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
1991(6).
摘要:动物检疫事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工作的配合,其中图书情报工作就是其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检疫法规与技术政策的制定,以及检疫技术的改进和提高,都离不开图书情报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991(6).
摘要: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仅脊椎动物就达4400种,占全世界同类动物的10%。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国际交往活动的增加,野生动物的交流也增多了。每年仅从北京口岸进出口的各种野生动物就达数万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野生动物疫病传播的危险性也增大了。为有效地保护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对进
И.А.Бакулов , 但秉成 , 但琨
1991(6).
摘要:在苏联的动物园和马戏院,野生动物饲养基地,动物协会以及繁殖场等共饲养了从国外引进的上百种动物。例如1988年初,在苏联的37个动物园里饲养有1600多种(和亚种)动物,其中哺乳类359种、禽类545种、爬虫类234种、两栖类53种、鱼类410种。1989年有113个马戏院,饲养约有7400种动物,其中许多是哺乳目和禽目的代表。马
1991(6).
摘要:近年来,在英、荷、德、法及美国等地,鸡肉、蛋的沙门氏菌属细菌污染加剧,从被污染的鸡肉、蛋中可分离出肠炎沙门氏菌,这已成为食物中毒原因之一。其中英国较严重,如1988年12月Edwina Currie次官在回答电视采访时说:“英国大部鸡蛋被沙门氏菌属细菌污染”。日本全国各地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也在急剧增加。世界卫
I.AINI , A.L.IBRAHIM , P.B.SPRADBROW , 孙颖杰
1991(6).
摘要:疫苗是Aini等人1990年提出的一种饲料颗粒疫苗,用含1%聚乙烯吡烷酮的蒸馏水,将抗热的新城疫病毒澳大利亚V4毒株(V4—VPM)稀释后加入到饲料中,用颗粒搅拌器制成颗粒,雏鸡标准感染剂量(10g颗粒)约含10~6半数鸡胚感染(EID_(50)),疫
1991(6).
摘要:在参加山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研究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期间,通过与会员代表交谈,使我们感受到,该研究会是一个很受基层兽医工作者欢迎的学术团体。 研究会目前已有会员3900多名,会员分布在全省各级畜牧兽医工作部门,1990年被
1991(6).
摘要:1991年10月10日,由动植物检疫总所在厦门主持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口岸动植物检疫情报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议题是总结“七五”工作、交流经验、展示成绩、表扬先进,讨论制定“八五”规划。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总所、42个口岸动植物检疫所、5
1991(6).
摘要:第七届华东区兽医联防年会于1991年11月9日至14日,在山东省蓬莱县举行,会议来自华东六省二市的代表77人,农业部畜牧兽医司防治处派员到会进行指导,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图书情报资料室、《动物检疫》编辑部也派人参加了会议。
1991(6).
摘要:泰安市郊区畜牧局注意发挥科技期刊的参考性、指导性的作用,重视做好1992年科技期刊的征订发行工作。 该局接到《动物检疫》编辑部自办发行的1992年征订单后,及时向所属各乡(镇)站发了通知要求,并在局召开的有关会议上,宣传介绍《动物检疫》期刊的宗旨任务和
1991(6).
摘要:《中国畜禽疫病志》第一稿审修会于1991年8月28日——9月4日在农业部动物检疫所(青岛)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国畜寓疫病普查指导小组成员、《中国畜禽疫病志》编写组成员及全国28个省市区(缺西藏、广西)代表共计54人。
1991(6).
摘要:山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研究会于1991年9月25—27日在石油城东营市举行。 会议来自全省有关院校、科研单位、工厂、省、市、县(市)、乡(镇)级兽医站会员代表171人,收到论文250篇,大会交流50余篇,还安排了学术报告会。研究会常务
1991(6).
摘要:((tk》鹿流行性出血病脑联兔疫吸阳试验法的研究初报(第一部分)……··。…·,…………………·。··(!.l)牛槽波中支原体的分离与鉴定…………………………·。……··。……………·。…………………··(!6)牛副结核灭活菌苗免疫牛的组织形态学观察…,··;………………………………………………··(!.8)斑点免疫结合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绵羊蓝舌病病毒抗体的比较……………………(!.10)蓝舌病10型弱毒的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二………………。……………………………·(2.!)吓睦橙免疫荧光菌团法快速检测鱼类副…
1991(6).
摘要:前言 口蹄疫(FMD)是由FMDV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我国对FMD的查毒方法一般为乳鼠接种试验结合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以及病毒分离试验。这些查毒方法因屠宰品中病毒含量较少,往往容易造成漏检,并且所需时间又长,由于检测不及时,会造成FMD的蔓延。近几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广泛应用
1991(6).
摘要:一、发病情况 正定县新城铺村某专业户养猪127头。1989年12月上旬有95头猪发病,发病率为79.3%,死亡32头,致死率为33.68%。发病率最高的是30日龄—120日龄的仔猪,其致死率也最高。发病最早的是37月龄的仔猪。猪场中6个月以上的育肥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