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焱春,张玉玉,曾昊,张梅洁,焦安琪,杨杰,郭立辉,任素芳,陈智,孙文博,于江,陈蕾,杜以军,李俊,吴家强
2016, 33(5):1-4.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01
摘要:为给猪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2014—2015年对山东省主要猪群疫病进行了抗原抗体检测,分析其感染状况与流行趋势。结果显示:2014—2015年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抗原阳性率由48.10%降低到40.56%,而其抗体阳性率由74.88%提高到84.39%。伪狂犬病(PR)抗原阳性率由4.07%提高到10.86%,期间的野毒(gE)抗体阳性率和免疫(gB)抗体阳性率基本一致。猪瘟(CFS)抗原阳性率由25.80%降低到12.61%,而其抗体阳性率由56.46%提高到71.54%。除CFS在2014年第二季度高发外,PRRS和PR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三者的抗原阳性率与抗体阳性率大致呈负相关。猪流行性腹泻(PED)抗原阳性率由65.48%提高到77.73%,其在2014年第三季度高发,而在2015年全年高发。传染性胃肠炎(TGE)仅为零星发生。猪链球菌(SS)的抗原阳性率变化不大,平均为9%左右。副猪嗜血杆菌(HPS)抗原阳性率由30.42%降低到20.22%。总之,山东省PRRS和CFS等疫病的抗原感染率呈下降趋势,抗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说明山东省的主要猪病得到一定程度地控制。同时,依据生猪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2016, 33(5):5-7.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02
摘要:[目的]掌握安徽省规模猪场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感染状况和免疫抗体水平。[方法]采用抗体阻断ELISA、荧光RT-PCR方法检测了24个猪场的588份血清样本和28个场点的790份组织样品。[结果]高致病性蓝耳病个体抗体免疫合格率为78.1%,群体免疫合格率为75.0%;中型猪场的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7.1%、小型猪场为63.9%。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核酸个体阳性率为28.7%,群体阳性率为75.0%;中型猪场、小型猪场和生猪屠宰场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核酸个体阳性率分别为41.7%、19.5%和6%。[结论]2015年安徽省规模猪场的高致病性蓝耳病抗体免疫合格率较高,但存在带毒现象,建议加强疫病的免疫和综合防控。
2016, 33(5):8-11.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03
摘要:猪伪狂犬病是国家要求猪场开展净化的病种。为做好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对厦门市猪群伪狂犬病感染状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从而估计其血清学流行率。本研究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了2 402份血清样品;另外实地调查了40个猪场的饲养管理和免疫等情况,分析伪狂犬病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显示,厦门市猪伪狂犬病血清学的场真实流行率为71.8%(95% CI:62.3%~81.2%),个体真实流行率为59.0%(95%CI:57.3%~60.7%);外购种猪是猪场感染伪狂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016, 33(5):12-13.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04
摘要:为了解南京市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2015年对南京市40个猪场660份猪血清进行了伪狂犬病毒gE抗体监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全市共发现7个抗体阳性猪场,场阳性率为17.50%;共检出gE抗体阳性血清31份,抗体阳性率为4.69%。经产母猪gE抗体场阳性率最高,达28.57%,血清gE抗体阳性数占总数的8.57%;而8个后备母猪场均没有检测到gE阳性抗体;断奶前仔猪的gE抗体阳性也相对较低。结果表明,南京市猪场仍有伪狂犬野毒感染或因母本感染野毒导致母源抗体的存在。
2016, 33(5):14-16.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05
摘要:[目的] 制定科学的猪伪狂犬病净化策略,估计猪场伪狂犬病的流行率和群间分布情况。[方法] 通过科学合理抽样,采用针对性的检测方法,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ELISA试剂盒,对采自厦门市一种猪场不同猪群的1561份样品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该猪场伪狂犬病血清学真实流行率为90.8%(95% CI:87.9% ~ 93.7%);不同猪群中,种公猪的gE抗体阳性率最低,其次为育肥猪,哺乳仔猪的gE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品种间,黑猪的gE抗体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大白和长白,杜洛克的gE抗体阳性率最低。[结论]该种猪场可能感染了新的伪狂犬病毒,导致血清学流行率较高;在今后类似的伪狂犬病血清学流行率研究中,可以考虑把哺乳仔猪排除在研究群外;如无法在短期内淘汰所有PRV gE抗体阳性种猪,建议首先要淘汰阳性种公猪,其次要探索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加强监测。
2016, 33(5):17-18.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06
摘要:为掌握张掖市猪群中的甲型H1N1流感感染情况,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张掖市5个县(区)的20个猪场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抗体检测。共检测500份血清样品,检出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205份,平均阳性率为41%。其中,阳性率最高的是临泽县,为48%;最低的是民乐县,为31%。检出的阳性血清最高效价为1:512,最低为1:8,平均为1:64。检测结果表明,张掖市猪群中的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情况比较普遍,应引起相关部门及养殖业主的高度重视。
2016, 33(5):19-20.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07
摘要:针对在经营性冷库贮存的冷冻羊肉卷是否应当随货附有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这一问题,尚且存在法律依据不统一的现象。通过梳理相关监管的法律依据,分析了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明确、统一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执法职责与依据的建议。
2016, 33(5):21-23.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08
摘要:生猪屠宰检验、检疫是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分别由生猪屠宰场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分别派员实施。本文探讨了在畜禽屠宰行业管理职责划转农业部门,检验、检疫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一个部门监管的情况下,理顺生猪屠宰检验、检疫工作。提出合并屠宰检验检疫、企业负责质量并有官方兽医监管、改产品许可为企业许可的设想,以期建立更规范、高效的屠宰检验检疫监管模式。
2016, 33(5):24-26.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09
摘要:生物医药的研发会用到牛血清。由于牛血清及其制品存在携带病毒的风险,因此这些牛血清及其制品应得到有效的管理。本文分析了进境牛血清及其生物制品的危害因子,并提出防范措施,以推动对进境牛血清及其制品的后续监管工作。
2016, 33(5):27-30.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10
摘要:本文针对动物卫生行政处罚在立案环节的常见问题,以及立案文书制作上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解决对立案重要性认识不足、立案条件把握不准、立案程序流程不明的问题。
2016, 33(5):31-32.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11
摘要:农业部《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下达后,甘肃省肃南县依据没有个体兽药经营户的实际,提出了“定点进药、处方销售、电子监管”工作模式,确定甘州区两家通过兽药GSP认证企业为定点供货单位,由乡镇兽医站考试合格登记备案的技术人员以门诊处方的形式销售兽药,定时上传电子监管平台,实现了节省开支、降低成本、改善环境、加强执法、促进畜牧业发展、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
2016, 33(5):33-34.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12
摘要:本文总结了查处违法案件时使用执法记录仪对动态、静态的现场情况进行数字化记录的体会,提出了在执法记录仪使用中应注意拍摄关键程序、关键现场、关键行为等技巧,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提供参考。
2016, 33(5):35-38.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13
摘要:近年来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做法和经验对乡村兽医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介绍了乡村医生建设方面的法规、规章、文件,以及在执业准入、执业场所、职责任务、能力提升、监督管理、养老保障等方面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我国乡村兽医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2016, 33(5):39-41.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14
摘要:辽宁省海城市畜牧兽医局在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按照改革创新的思路,通过缩减防疫员岗位、考试择优聘用、增加防疫员收入等方式,把防疫员队伍向职业化方向推进,成效显著。
2016, 33(5):42-44.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15
摘要:本文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风险监管机制的建立与实践,从风险控制的目标设定、采取的工作措施入手,探讨了如何创新和理顺动物卫生监督体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风险。
2016, 33(5):45-47.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16
摘要:山西省平遥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对所涉法律法规的权力清单进行了总结,在全面梳理现有行政职权的基础上,对行政权力进行了分类,编制了责任清单。本文同时分析了相关责任事项、行政主体,并绘制了权力运行流程图,为严格法定权限,规范履行职责奠定了基础。
2016, 33(5):48-52.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17
摘要:在禽流感风险下,对病死鸡及其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能有效控制禽流感病毒的蔓延。养殖户是农村动物疫情的防控主体,他们的实施意愿决定了是否能有效执行该项法定措施。通过收集全国331个肉鸡养殖户的调查问卷发现,仍有10%的养殖户不愿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防疫意识淡薄。再采用logit模型研究发现,影响意愿的因素很多,但显著的因素为饲养模式、无害化补贴、无害化处理设施,即养殖户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享有无害化补贴、拥有无害化处理设施,养殖户越愿意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最后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肖荣海,姜定隆,龙忠保,赵颜润,李斌,毛壹,王志良,刘菜琼,刘友亮,张滨
2016, 33(5):53-55.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18
摘要:在云南边境地区应用哨兵动物建立了以口蹄疫、蓝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小反刍兽疫为重点的跨界动物疫病预警监测网络体系,通过预警监测及时发现边境地区疫情动态,针对性地实施疫情疫病风险管控措施,为防范云南边境地区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传入提供了有效支持。
Cheryl M.T. Dvorak,Michael P. Murtaugh
2016, 33(5):56-61.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19
摘要: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一个基因保守的猪病原体。PCV2感染最早发生在子宫内的胎儿发育期间或出生后通过接触感染病毒的母猪以及被病毒污染的产仔环境而感染,其传播不受病毒血症水平或免疫水平的影响。PCV2及其抗体很容易进入初乳、母乳和口鼻分泌物中,但在这些液体中的抗体水平不会影响仔猪病毒血症的水平。仔猪在断奶时常已经感染PCV2或已有母源抗体。目前还不清楚早期PCV2感染或母源抗体的存在对疫苗免疫效果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它们有可能受到PCV2 相关疫病(PCVAD)的干扰。对怀孕前的母猪进行免疫,可使其血清、初乳均能获得较高的抗体水平,但加强母源免疫不会影响病毒向仔猪传播或母猪中的病毒量。在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从2006年实施大规模免疫后,猪群PCV2流行率出现大幅下降,这说明PCV2 或许可以根除。
林耀民,宋万杰,秦云,赵永旭,李慧,牛中伟,申世川,鞠吉楠,郭锐
2016, 33(5):62-64.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20
摘要: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猪急性肠道传染病,两周龄以内的仔猪受其危害最为严重。本文介绍了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现状、致病机理、疫苗研究进展以及防控策略,以期为本病防控提供参考。
2016, 33(5):65-67.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21
摘要:本研究参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风险评估相关技术内容,描述了非洲猪瘟可能传入上海市的风险路径,并分析了风险路径中主要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建议。
2016, 33(5):68-71.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22
摘要:本文简述了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近年来动物RNA病毒基因复制与表达调控机理、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构建新型病毒载体和研发新型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2016, 33(5):72-74.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23
摘要:根据禽腺病毒4型(FAdV-4)Hexon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用于扩增FAdV-4的PCR引物,建立了FAdV-4 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扩增出954 bp的特异性核酸片段,而对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与禽腺病毒11型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FAdV-4的最低核酸检出量为12.9 pg。该方法可用于禽腺病毒4型的临床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
2016, 33(5):73-79.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24
摘要: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RT-PCR的焦磷酸测序方法,以便对猪流行性腹泻(PED)进行高效准确地检测。利用PSQ Assay Design SW软件分析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N蛋白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对扩增引物及一条测序引物,建立了PEDV N蛋白基因的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直接通过PSQ的序列结果直观地判定PEDV,大大提高了PEDV的检出率和准确性。该方法特异性强,不与其他猪源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最低核酸检测限为0.05 pg/μL。本研究所建立的焦磷酸测序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能从基因序列水平上精确鉴定PEDV,避免了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对于PED的快速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冯春燕,宋晓晖,仇松寅,王淑娟,王彩霞,张永宁,邓俊花,吴绍强,林祥梅
2016, 33(5):80-84.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25
摘要:为制备非洲猪瘟病毒p5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扩增p54蛋白的胞外区编码基因,分别克隆到pET30a和pGEX-6p-1中,构建了p54-pET30a和p54-pGEX-6p-1重组质粒;将质粒分别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C末端带6个His、N端带有GST的p54重组蛋白;利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富集和纯化带His标签的p54蛋白;以带His标签的p54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以带有 GST标签的p54蛋白为抗原,对制备的单抗进行特异性验证。结果显示:大肠杆菌能高效表达带His标签和GST标签的非洲猪瘟p54蛋白;His标签的p54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得到了3株单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表明,3株单克隆抗体能与带有GST标签的p54蛋白相互反应。本研究成功制备了p54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开展非洲猪瘟ELISA、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6, 33(5):85-89.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26
摘要:本文研究了培养条件对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NUF849生长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培养条件下海豚链球菌胞外产物的蛋白组成变化。结果显示,海豚链球菌在28 ℃时生长状态最好,胞外产物最丰富,主要有92 kDa、88 kDa、68 kDa、62 kDa、57 kDa、50 kDa、46 kDa、42 kDa、38 kDa、37 kDa、36 kDa、30 kDa、27 kDa和24 kDa等蛋白条带,温度升高或降低皆使蛋白条带减少;相对于普通气体环境,5%~ 10%CO2对海豚链球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使胞外产物蛋白条带减少,92 kDa、88 kDa、62 kDa、37 kDa和27 kDa条带丰度升高;培养基含2‰葡萄糖和5‰NaCl时,海豚链球菌生物量最高,5‰和10‰葡萄糖均可增加胞外产物蛋白条带,提高68 kDa、57 kDa、37 kDa和27 kDa蛋白丰度,但20‰葡萄糖和高于10‰的NaCl会抑制海豚链球菌的生长并减少胞外产物蛋白丰度;培养基中添加二联吡啶(DPD)和FeCl3时,海豚链球菌生长受到抑制,胞外产物蛋白条带较BHI培养基条件下明显减少。本文结果有助于认识海豚链球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反应,为揭示其致病机理提供依据。
2016, 33(5):90-92.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6.05.027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