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成,林源,高仙,鲁杏华,王卫国,何玉玲,唐小明,邓国强,王昌建
2017, 34(11):1-3.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01
摘要:对2016年湖南省规模猪场送检的117例临床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各送检临床病例中,以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发病较多;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和腹泻症状多见;病毒性疾病的比例达86.3%,其中圆环病毒2型(PCV2)、蓝耳病病毒(PRRSV)的检出率较高,多重病原感染比例达57.4%。结果表明,2016年湖南省猪病主要以PCV2、PRRSV等引起的病毒性疫病为主,且普遍存在多病原感染现象。
2017, 34(11):4-7.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02
摘要:采用RT-PCR及PCR技术,对广西梧州市7个县(市、区)屠宰场2015—2016年送检的1 304份猪组织样品(肺脏、淋巴结、脾脏)进行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HPRRSV)、猪瘟病毒(CSFV)核酸检测,对7个规模场送检的70份病死猪组织病料样品(肺脏、淋巴结、脾脏)进行HPRRSV、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圆环病毒(PCV)核酸检测。采用ELISA技术,对梧州市7个县(市、区)送检的8 572份血清检测猪瘟免疫抗体,对2 066份血清检测猪蓝耳病免疫抗体。结果显示:HPRRSV、CSF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规模场病死猪组织病料的PRV核酸阳性率为14.3%,PCV为57.1%;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0.41%,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3.48%。监测结果表明:梧州市流行的生猪高热病主要涉及猪伪狂犬病和猪圆环病毒病2种病毒病;猪蓝耳病和猪瘟的强制免疫,有效控制了该地主要猪病毒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古金元,王玉超,彭涛,马梓承,刘照虎,孟凡亮,王文武,刘思当
2017, 34(11):8-12.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03
摘要:2017年3月山东省莱芜市某猪场保育猪群发生以高热(40.8~41.5 ℃)、精神高度沉郁、食欲不振、皮肤出血潮红及耳尖发绀为主要症状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为明确引起此次疫情的致病因素,对患病猪进行了病理剖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病毒分离与鉴定,对分离病毒进行了E2基因的分子克隆测序及同源性比对,最终确定该病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并分离到1株猪瘟病毒(SDLW2017)。该病毒株E2基因全长1 119个碱基(nt),共编码373个氨基酸(aa);相似性分析表明,SDLW2017分离株与其它参考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介于82.1%~96.3%,氨基酸相似性介于88.5%~97.6%,与1.1亚群HCLV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最低,分别为82.1%和88.5%,而与2.1亚群参考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较高,分别为91.8%~96.3%和95.2%~97.6%,其中与2.1b亚型参考株(GXWZ02)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6.3%和97.6%。
2017, 34(11):13-16.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04
摘要:为了解山东省诸城市羊群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同时为本市羊群布鲁氏菌病防治提供数据支撑,针对诸城市羊养殖业户进行了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本市10个规模化羊场中,未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小规模养羊场场群表观流行率和个体表观流行率分别为1.14%(1/88)(95%CI:0.00%~3.35%)和0.16%(5/3 143)(95%CI:0.01%~0.30%);从空间分布来看,布鲁氏菌病阳性场位于本市小规模饲养场较多的西北部地区。
孙婷婷,赵格,宋雪,赵建梅,刘娜,王娟,李月华,黄秀梅,王君玮,邹明
2017, 34(11):17-21.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05
摘要:为了建立零售鸡肉中沙门氏菌的生长预测模型,以在超市购买的新鲜鸡肉和肠炎沙门氏菌作为研究对象,选择4、10、16、25、30、37 ℃条件,对肠炎沙门氏菌在零售鸡肉中的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绘制生长曲线。对一级模型,用CurveExpert软件中的Gompertz、Richards、Logistic 3种模型和DMFit软件中的Baranyi模型进行拟合,以确定最适用模型。4种模型拟合后的Baranyi模型相关系数都在0.98以上。数据表明该模型拟合程度最好,最适合预测沙门氏菌在鸡肉中的生长动态。二级模型是将一级模型拟合的数据带入Ratkowsky方程。此方程描述的是温度对最大生长速率的影响。通过准确因子、偏差因子以及均方根误差,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准确因子为1.129 698,偏差因子为0.984 85,均方根误差为0.091 5,决定系数R2为0.982 5,说明建立的模型可靠性高。
2017, 34(11):22-24.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06
摘要:上海市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了无害化处理监控共享平台、生猪电子身份档案、生猪收集信息系统、数字化冷库、车载监控系统,并对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了物联网升级,使病死生猪得到100%的收集处理,并实现了全程实时监控,值得在我国东部大城市先行试点推广。
2017, 34(11):25-28.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07
摘要:出境生物物种资源查验是保障国门生物安全,遏制资源流失,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我国生物物种资源流失及监管现状,分析了出境生物物种资源查验面临的法规不健全、生物物种鉴定能力受限、管控名录缺乏、监管体系缺位等问题,并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对出境生物物种资源查验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法制建设、制定管制物种名录、健全物种资源查验机构、加强研发与人才培养、加强公众宣传等。
2017, 34(11):29-31.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08
摘要:本文分析了进境种牛在境外出口隔离场免疫牛病毒性腹泻灭活疫苗后,对该病后续检疫工作的影响:从血清样品中进行病毒分离会受到干扰;对出口隔离场检疫所用的抗原捕捉ELISA几乎没有影响;对种牛在国内进口隔离场检疫及后续检疫时,如使用针对结构蛋白Erns的抗原捕捉ELISA试剂盒,则影响较小,如使用针对非结构蛋白的NS2-3 抗原捕捉ELISA试剂盒,则影响很大;免疫导致无法区分自然感染和免疫反应。进而提出了取消免疫该疫苗的建议,并得到了进出口国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同并付诸实施。
郑腾,张体银,唐寰宇,李文最,张志灯,白泉阳,王武军,李宋钰
2017, 34(11):32-34.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09
摘要:本文借鉴新西兰风险分析模型,从动物疫病传入释放可能性、定殖扩散可能性以及对经济和生态的潜在危害性等3个方面,对从台湾地区输入羊肉进行了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口蹄疫和绵羊/山羊痘2种动物疫病能给大陆地区养羊业带来较高风险。根据风险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2017, 34(11):35-37.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10
摘要:安徽省自2003年开展建设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试点工作,探索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的新模式。本文介绍了安徽省政府购买服务的主要内容、承接主体、购买形式等,指出了在政策体系、承接主体、财政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建议通过完善政策,加强队伍建设与宣传培训,强化考核和监管,进一步推进基层动物防疫体制建设。
2017, 34(11):38-41.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11
摘要: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兽医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10余年来的发展轨迹,从多方面、多维度总结分析我国动物检疫领域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情况,梳理了我国兽医领域能力验证现状、特点及所存问题,指出了我国兽医领域能力验证缺乏规范化管理的现状。基于目的性、系统性、科学性、兼容性和实用性的构建原则,创造性的提出了兽医实验室能力验证分类方法及兽医实验室能力验证体系表建立的初步设想。
2017, 34(11):42-45.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12
摘要: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大型、中型实验室为服务对象开发应用的,而后再推广应用至小型实验室,这给小型实验室在应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时,带来了系统模块多、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及对应模块进行分析,提出了核心模块的配置方案,以达到适用小型实验室的目的,从而提高实验室检测运转效率。
2017, 34(11):46-48.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13
摘要:本文概述了吉林省无疫区建设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吉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在建设免疫无口蹄疫区过程中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与取得的成效,并从政府重视、任务分工、宣传培训、督导检查等方面总结了工作体会,以期为无疫区建设省份提供借鉴。
2017, 34(11):49-53.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14
摘要:自2007年《兽药进口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在进口兽药管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但在进口兽用生物制品方面仍存在监管盲区。部分执法人员对进口兽用生物制品的范围、种类、经销关系等认识不足,导致监管思路不明确,执法浮于表面,存在监管漏洞。本文分析了进口兽用生物制品的范畴、国内市场种类、经销主体及经销关系,提出了进口兽用生物制品的基层执法思路,并对进口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优化进口兽用生物制品监管政策提供参考。
2017, 34(11):54-55.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15
摘要:本文针对《一起未附检疫证明经营运输动物案的分析与思考》一文的观点进行了辨析,重点对本案中认定行政相对人关系、明确责任主体、定性案件等方面异议进行了剖析,以期为官方兽医严格依法行政提供借鉴。
2017, 34(11):56-59.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16
摘要:我国的输韩活鱼在韩国活鱼进口市场中占有垄断性地位,受韩国活鱼技贸措施的影响最为深远。本文通过对我国输韩活鱼贸易现状的研究,客观分析我国输韩活鱼贸易的环境条件,结合近年来韩国官方针对活鱼所采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综合研判,力求为我国输韩活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2017, 34(11):60-64.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17
摘要:猪乙型脑炎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经济损失。本文从血清学和病原学方面入手,综述了猪乙型脑炎病毒最新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
2017, 34(11):65-69.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18
摘要:鹿科动物慢性消耗性疾病是鹿科动物发生的一种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属于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一种。本文从病原学、地理分布、宿主范围、传播方式、环境的重要作用以及人类安全、诊断、防控等方面,对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庞笑语,王建昌,韩庆安,王金凤,张若曦,李睿文,董世山,孙继国,袁万哲
2017, 34(11):70-73.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19
摘要: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为新发传染病病原。2016年美国首次报道了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为了解PCV3在我国猪群中的分布与流行状况,本研究建立了PCV3 PCR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PCV3的最低核酸检出量为38 pg,可扩增出284 bp的特异性片段。利用建立的PCR方法对从河北省猪场收集的168份疑似样品进行检验,检出阳性样本9份,表明河北猪群存在PCV3感染。
王小龙,张青,熊培鑫,戚兆富,王福军,张丽宏,范根成,杜元钊
2017, 34(11):74-78.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20
摘要:为了给规模化猪场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和疫苗评价提供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本研究建立了一套成熟敏感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母猪免疫前后血液中病毒载量变化,来评价不同类型圆环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4个厂家疫苗对降低病毒载量的效果差异很大,其中原核表达的PCV2疫苗效果最佳,降幅比例为97.78 %,离散度为49.8。此外,PCV2疫苗免疫能够降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抗体水平,有助于猪场PRRS疫情的控制。以上试验证明:PCV2病毒载量的降低是控制PCV2感染的关键;抗体水平不能作为疫苗的评价标准;不同厂家的PCV2疫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
2017, 34(11):79-81.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21
摘要:为比较3种品牌(A、B、C)伪狂犬病病毒(PRV)g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的临床使用效果,应用中和试验来标定伪狂犬病非免疫猪场的180份临床血清样品,同时用3种试剂盒进行检测,并对试剂盒的重复性、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与中和试验结果的符合度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3种试剂盒的批内稳定性均较好,变异系数均小于10%;批间重复性差异较大,变异系数最小者为8.09%,最大者高达21.31%;3种试剂盒的诊断特性良好,敏感性为95.56%~97.78%,特异性为94.44%~100%;各试剂盒检测结果与中和试验结果均完全相符(Kappa值为0.91~0.96)。比较结果表明,3种试剂盒均适用于临床样品的PRV gE抗体检测,其中稳定性及敏感性俱佳的试剂盒C更适用于PRV的持续监测、早期发现、引种检疫及净化效果评估,而特异性与准确性最高的试剂盒B更适用于贵重病畜的诊断淘汰。因此,生产实践中应根据诊断目的合理选择最适试剂盒。
朱来华,朱可,逄春华,朱咏梅,郑小龙,王群,邓明俊,孙涛,张晓文
2017, 34(11):82-85.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22
摘要:为了鉴别免疫猪群3ABC抗体阳性猪是免疫动物受到病毒感染引起的,还是疫苗中残留的非结构蛋白引起的,通过检测免疫动物体内的3ABC抗体和病毒感染情况,探讨3ABC抗体的出现与免疫剂量的关系。选取60日龄保育猪20头,分成A、B、C、D 4个组,分别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S/99株)1、2、4、6 mL/头。每组猪分别在免疫前1 d以及免疫后3、7、14、30和60 d,采集血清和鼻咽拭子,使用口蹄疫 3ABC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口蹄疫多重RT-PCR检测试剂盒以及病毒分离试验,检测3ABC抗体和病毒感染情况,发现保育猪在低剂量(1 mL/头或2 mL/头)免疫后没有检测到非结构蛋白抗体,而高剂量(4 mL/头或6mL/头)免疫后出现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升高,而且出现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的动物中没有检出病毒感染或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提示这些免疫猪群非结构蛋白抗体的形成与免疫剂量有关。
2017, 34(11):86-88.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23
摘要:为确定口蹄疫O-A-Asia1型三价灭活疫苗免疫骆驼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分别进行了2倍注射剂量和3倍注射剂量的安全性试验和最小免疫剂量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对6月龄以上骆驼安全,无任何毒副反应;适宜的免疫剂量为6月龄以上骆驼每峰3.0 mL。该类型疫苗对骆驼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一次接种可同时预防O、A、Asia1 3个血清型的口蹄疫。
刘畅,逄春华,刘存,王静,刘琪,梁琳,袁维峰,钱爱东,崔尚金
2017, 34(11):89-93.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24
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腺病毒Ⅱ型(CAV-2)和犬副流感病毒(CPIV)的多重PCR方法,参照GenBank中的相关病毒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4对引物,用于特异性扩增CDV H基因、CPV VP2基因、CAV-2 E3基因和CPIV NP基因上的目的片段。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时扩增CDV(410 bp)、CPV(253 bp)、CVA-2(655 bp)和CPIV(868 bp)的多重PCR方法。利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CDV、CPV、CAV-2、CPIV、CDV+CPV+CAV-2+CPIV和犬冠状病毒(CCV)的DNA或cDNA模板进行扩增,发现该方法的特异性良好。利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与单一PCR方法进行敏感性比较,发现两者敏感性相差10倍,证明多重PCR方法敏感性良好。利用该方法对从北京市采集的30份犬病料样品进行检测,发现CDV阳性率为63.33%(19/30)、CPV阳性率为33.33%(10/30)、CAV-2阳性率为6.66%(2/30)、CPIV阳性率为0(0/30)。检测结果证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用于临床诊断。
2017, 34(11):94-98.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25
摘要:为表达山羊痘病毒P32蛋白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构建了含有P32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T-P32,诱导表达和纯化了P32蛋白;分别运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该蛋白进行了分析和生物活性鉴定;用分析鉴定后的P32蛋白免疫BALB/c小鼠,然后采集小鼠血清,用间接ELISA进行抗体检测;用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该蛋白对机体的细胞免疫活性。结果显示:表达纯化的含有GST标签的P32重组蛋白,大小约39 kDa;Western blot显示 P32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特异性;间接ELISA抗体检测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P32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P3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对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奠定了基础。
2017, 34(11):99-103.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1.026
摘要: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毒(Goldfish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GFHNV)是一种可感染金鱼等鲤科鱼类,并可导致其死亡的疱疹病毒。为了快速检测病原,本研究根据GFHNV的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tor protein,MCP)序列中的一段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GFHNV特异性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利用PCR反应扩增出的MCP基因,制备了pUC-GFHNV重组质粒作为阳性对照。经试验,该方法检测限最低可达10个拷贝数的目的基因,而且与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甲鱼虹彩病毒(Softshell turtle iridovirus,STIV)、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pizootic haematopoietic necrosis,EHNV)、斑点叉尾鮰病毒(Channel catfish virus,CCV)以及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等5种水生动物病毒无交叉反应。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为该病的诊断与病原检测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