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华,任炜杰,包静月,戈胜强,李金明,李林,樊晓旭,刘春菊,王华,张永强,徐天刚,段亚良,顾贵波,周晨阳,吴晓东
2018, 35(9):1-4.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01
摘要: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报告沈阳市一养猪户饲养的猪陆续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病死猪剖检发现脾脏异常肿大,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采集病料进行了检测,确诊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序列分析发现,其B646L/p72基因序列417个碱基与俄罗斯毒株100%匹配,与俄罗斯和东欧目前流行的格鲁吉亚毒株(Georgia 2007)属于同一进化分支。这是我国发现的首例非洲猪瘟。疫情来源有待进一步调查。
2018, 35(9):5-8.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02
摘要:2018年8月18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某养猪场发生不明原因生猪疫情。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现场诊断和调查工作,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多角度开展现场诊断,判定为非洲猪瘟临床可疑病例。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诊此次疫情。此次疫情符合非洲猪瘟急性发病特点。本报告将为现阶段我国非洲猪瘟疫情排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2018, 35(9):9-12.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03
摘要:为了解华东六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对2017年华东地区6个省份310家猪场送检的10 179份猪血清样品,应用PRV g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感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48 家猪场被检出PRV gE阳性抗体,场群阳性率为80.00%(248/310);4 546份血清样本被检出PRV gE抗体阳性,样本阳性率为44.66%(4 546/10 179)。对不同季节和不同饲养阶段样品的PRV gE抗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发现:春季样品阳性率最高,冬季偏低;种母猪样本阳性率最高,为60.59%,其次是经产母猪,种公猪最低。结果表明,华东六省猪群PRV野毒感染较为严重,尤其是母猪群。因此,这些省份应加大猪伪狂犬病的综合防控力度,重点关注种母猪群。
张跃,宋彦军,周德刚,冯小宇,李刚,梅力,严亚军,余琦,刘晓冬,张启龙
2018, 35(9):13-15.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04
摘要:为了解北京市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2017年从北京市7个区157个养猪场(户),采集5 469份猪血清样品,采用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抗体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7个区均有不同程度的PRV野毒感染,平均样品阳性率为53.36%。其中:经产母猪阳性率最高(58.28%),其次是育成猪(57.55%)、育肥猪(54.49%),后备母猪阳性率最低(37.46%);散养户的样品阳性率较高,为66.42%,规模猪场的阳性率较低,为47.71%。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PRV野毒感染较为严重,对猪场采取伪狂犬病净化和综合防控措施势在必行。
2018, 35(9):16-18.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05
摘要:为了解湖南省当前猪病的总体流行情况,对2017年湖南省13个市州72个规模化猪场和15个散养户送检的87例临床病例,进行了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该省猪群疫病多以散发形式出现,以高热、腹泻和呼吸道症状多见,气温偏低或偏高季节发病率较高,保育猪发病率高于其他生产阶段猪群,尤其是存栏量小的猪群;共检出11种病原,其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检出率最高,且多以混合感染形式存在。结果表明,湖南省猪群中病毒感染较为广泛,PCV2和HPPRRSV是主要感染病原,在气温偏低和高温季节,要特别注意加强猪病防控。
2018, 35(9):19-22.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06
摘要:为了解江苏省徐州市母猪弓形虫感染及流行状况,2017年5—6月,采集徐州市5个未免疫弓形虫疫苗猪场的321份母猪血清进行弓形虫IgG抗体检测,同时比较有无猫接触史,有无灭鼠和药物预防措施的母猪弓形虫感染率。结果显示:5 个猪场均存在弓形虫血清IgG阳性抗体,共检出阳性血清189份,样品阳性率为58.9%(189/321);多胎次母猪的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做过灭鼠或磺胺类药物预防的母猪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做过的(P<0.05)。本次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徐州市这5个规模猪场的母猪中普遍存在弓形虫隐性感染,需要采取灭鼠、定期药物预防等措施,严格控制弓形虫感染,尤其是胎次较多的母猪。
2018, 35(9):23-26.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07
摘要:2017 年4月27日,某猪场仔猪突然出现严重呼吸道症状,并伴随大量死亡。为探寻病因,继而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临床剖解、实验室检测,确定疫病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调查发现,寒冷应激、生长日龄短、饲养密度大是重要的风险因素,其共同作用导致疫病发生。采取对发病猪隔离淘汰、猪群全群药物防治等干预措施,最终使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8, 35(9):27-31.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08
摘要:为调查上海市猪链球菌耐药情况,采用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药物敏感试验,对2004—2017年从上海市分离的150株猪链球菌,开展了5类8种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95%的猪链球菌对8种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为16.67%~90.00%。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较低,耐药率分别为氨苄西林16.67%、青霉素19.33%、头孢噻呋26.00%,但也表现出耐药性加重的趋势;对酰胺醇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耐药,其中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率为24.67%,对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42.00%;对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则出现了极高的耐药性,其中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82.67%、90.00%。46%的菌株为多重耐药,其中10.7%的菌株为8重耐药。结果表明,上海市猪链球菌耐药情况较为严峻,除对β-内酰胺类药物较为敏感外,对其他药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且普遍为多重耐药。因此,上海市需加强兽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用药指导,倡导合理规范用药。
刘静,刘俊辉,梁晓,郑增忍,张衍海,蒋正军,范钦磊,刘飞,黄水莲,邹明
2018, 35(9):32-35.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09
摘要:为评估我国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成效,选择福建圣农肉鸡无高致病性禽流感生物安全隔离区为研究对象,按照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对项目建设期间(2012—2016年)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此项目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0.258 7元,总经济效益为1 923.252 08万元,年经济效益为384.650 4万元,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为0.815 9。综合评估认为,福建圣农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获得明显经济效益,生物安全隔离区划是促进我国肉禽养殖行业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
2018, 35(9):36-39.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10
摘要:江苏省于2017年3月开始启动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工作。本文揭示了开展水产苗种检疫是落实依法行政,保障水产养殖生物安全,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维护生产经营合法权益的切实需要,梳理了江苏省为有效开展检疫试点,在积极筹备规划、理顺管理机制、夯实队伍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包括理顺了国家部门规章与地方法规的衔接,突破了官方兽医制度建设的传统领域,建立了水生动物防疫“一体两翼”工作机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对水生动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的责任主体,建立检疫工作体系的建议,以期为全国水生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
2018, 35(9):40-43.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11
摘要:为加强羊奶质量安全监管,保障羊奶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促进河南省羊奶产业规范、健康发展,从养殖层面、行业层面、监管层面分析了河南省羊奶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养殖环节监管,强化收购运输环节监管,建立自控奶源基地,抓好龙头企业,完善标准规范,强化宣传教育等建议。
2018, 35(9):44-48.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12
摘要:兽用处方药的使用涉及到兽药残留问题,进而影响食品安全。兽医处方制度是兽用处方药管理的重要方式,对处方药规范使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兽医处方制度在食品动物养殖中并未得到较好落实,由于制度缺陷导致执法人员不知“从何管起”,兽用处方药买卖与使用不规范行为“有令不止”。本文从兽医处方药的流通和使用两个角度切入,剖析制度背后存在的矛盾与瓶颈,涉及法规条款缺陷、乡村兽医对兽医处方制度的影响、买药求医难、兽医处方与养殖档案混淆等,并对上述问题从立法、政策、执法等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兽医主管部门优化兽药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2018, 35(9):49-51.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13
摘要:本文对某地2010—2017年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件进行了统计,重点分析了违法案件数量、类型、罚没及复议诉讼等内容。分析发现,近8年来该地执法办案总量达718件,辖内各县市执法工作开展不均衡,处罚形式以立案处罚为主(546件,占比76%);违法案件类型相对集中,主要涉及“不符合防疫条件”“不凭证运输”“未经检疫即运输或销售动物、动物产品”等;罚款金额累计超过130万元,年均罚款17万元;无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案件。分析认为上述情况与《动物防疫法》修订、兽医体制改革、官方兽医执法水平以及行政相对人法律意识淡薄有关,提出了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官方兽医综合素质,探索兽医综合执法,营造良好执法环境等建议。
2018, 35(9):52-54.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14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起从无疫区外调入动物未经申报案件的查办过程。本案认定当事人的违法事实确实,根据《青岛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条例》规定,执法人员依法按程序给予了行政处罚。本文也对此类案件的违法行为认定、调查取证、法律适用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建议进一步完善动物检疫出证系统,掌握该类违法行为的查处要点,加强无疫区外引进动物和动物产品的监管,严厉打击私自引运行为,以期为执法人员依法做好动物调运监管提供借鉴。
2018, 35(9):55-56.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15
摘要:×市农业综合执法总队接群众举报,突击检查×市A屠宰厂发现,该屠宰厂涉嫌不按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屠宰生猪。经立案调查,认定当事人违法事实存在,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本文对该案的适格执法主体、违法事实、法律适用、备案存档等进行了点评,对整顿生猪代宰行为,确认定点屠宰证效力,强化信息化执法手段等内容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提供借鉴。
周宏鹏,李瑞红,于丽萍,韦欣捷,刘爱玲,刘丽蓉,刘平,王楷宬,康京丽
2018, 35(9):57-61.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16
摘要:在美国,进出口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是一项有偿服务,提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的需求方都应向检验、隔离及出证服务的提供方支付相应的劳务费用。美国检疫收费的范围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测、隔离检疫、签发进出口卫生证明和提供技术培训等4类。检疫收费采取谁受益谁付费、动态调整、按工作量计费、按工作时间计量和按工作类型划分等方式。美国的进出口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制度,有助于提升检疫设施运行能力,并促进检疫技术水平的提高。
2018, 35(9):62-66.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17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状况,减轻大肠杆菌对畜牧业和公共卫生的危害,对不同时间国内外报道的动物中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毒力、血清型、耐药性和基因型等方面的比较,对比分析大肠杆菌分子特性和表型差异,从而为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控制提供指导。
2018, 35(9):67-71.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18
摘要:肠衣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多个国家针对进口肠衣提出了涉及微生物的卫生安全新要求。由于我国肠衣加工出口企业对此缺乏了解和重视,致使在应对时非常被动且损失较大。本文根据我国肠衣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情况,结合多年来收集的肠衣进出口监督管理和科学研究文献资料,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组织或国家涉及微生物的肠衣卫生安全新规定和新要求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我国肠衣加工出口企业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
夏焱春,曹铮,蔺凌云,潘晓艺,姚嘉赟,刘忆瀚,尹文林,沈锦玉
2018, 35(9):72-76.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19
摘要:大口黑鲈(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近年来病害多发,导致养殖业损失严重。本文从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大口黑鲈总体病害情况,描述了疫病的病原特征、发病时间和主要症状,并从机体分子机制、疫苗研究、防控方法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未来的病害防控方向可从疫苗和中草药制剂等方面着手,研发新型、高效、安全的绿色渔药或疫苗。
黎露,韩涛涛,吴思雯,唐青海,杨海,何丽芳,刘最,王芳宇,张倩
2018, 35(9):77-80.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20
摘要:为确诊衡阳市某猪场育肥猪发生的疑似猪伪狂犬病(PR)疫情,采集发病猪脾脏,运用PCR方法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核酸检测,利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IPMA)进行病毒血清学鉴定;用分离培养物进行家兔感染试验,观察临床症状和病例剖检变化,采用PCR检测各器官中的病毒分布情况。结果显示:病料接种Vero细胞培养3 d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分离培养的病毒与PRV阳性血清呈阳性反应;家兔感染后出现奇痒等神经症状并死亡,其肝、脾组织均为PRV gE核酸检测阳性。试验结果证实,分离到的病毒为PRV野毒,从而确诊了该疑似疫情。
2018, 35(9):81-84.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21
摘要:本研究对青藏高原地区猪圆环病毒青海分离株(PCV2-QH1)进行了Cap基因的克隆鉴定及测序分析,并与我国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毒株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CV2-Cap基因核苷酸序列全长705 bp,编码蛋白为234个氨基酸,分子量大小约28.06 kDa,为不稳定蛋白,总体亲水性非常高,可溶于水;PCV2-Cap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有多个有效的抗原表位;PCV2-QH1分离株与其他参考序列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PCV2-QH1分离株与PCV2美国分离株(KU697156)组成一个微小分支,并与美国毒株、韩国毒株聚在一支,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本次对青海分离株PCV2-QH1的鉴定,可为我国猪圆环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数据参考。
肖朋朋,李成辉,张金勇,韩继成,郭晓芳,周红宁,鲁会军,金宁一,
2018, 35(9):85-89.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22
摘要:为探索云南省南部地区乙型脑炎病毒(JEV)的流行及基因变异情况,将2016年8—10月在南部4个县级地区采集的6 952只蚊,根据采集地和蚊种合并为69份样品,采用RT-PCR检测JEV并进行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检出7份JEV阳性样品,平均阳性率为10.14%,其中思茅区和宁洱县蚊阳性率最高,均为25.00%;扩增的5条完整JEV E基因序列与2009年分离的JEV老挝株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7.3%~98.7%,均属于基因I型;5条E基因序列(YN2016-1/2/3/4/5)在1 323位核苷酸位点首次出现C碱基替换,且YN2016-1在第340位氨基酸位点首次出现丙氨酸替换。结果表明:云南省南部地区蚊JEV的携带率较高,尤其是思茅区和宁洱县;蚊携带的JEV出现了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应注意对其加强监测。
2018, 35(9):90-94.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23
摘要:猪细小病毒7型(Porcine parvovirus 7,PPV-7)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细小病毒亚型。为建立PPV-7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以PPV-7病毒全基因组为模板,设计合成1对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了PPV-7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方法的标准曲线分析显示,其常数为0.999 2,敏感性可以达到46个病毒拷贝/μ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用猪圆环病毒2型、3型,猪细小病毒1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等病原进行特异性试验,证实本方法不能从这些病毒中检测出特异性条带,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PV-7实时荧光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用临床样品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性评价,从96份样品中检出52份PPV-7阳性样品,证实了本方法在生产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2018, 35(9):95-100.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24
摘要: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毒株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PDCoV的实时荧光PCR方法。该方法在标准品浓度2.49×108~2.49×102 copies/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特异性试验显示,其他几种常见猪病病毒未见典型扩增曲线;敏感性试验显示,最低检测下限为24.9 copies/μL;重复性试验显示,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小于3%。用该方法检测62份猪腹泻粪便样品,相比常规PCR方法,前者的检出率更高;两种方法检测1 168份进境活猪粪便拭子样品,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国内猪场的PDCoV的检测和进境活猪的监控检测,也可作为PDCoV的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技术手段。
2018, 35(9):101-105.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25
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HPS 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特异性TaqMan-MGB探针,建立了HPS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HPS FQ-PCR方法在101~106拷贝/μL模板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所得相关系数为0.998;检测灵敏度可达10 拷贝/μL,是常规PCR的10倍;特异性好,对pGEM-T/HPS重组质粒扩增呈现阳性反应曲线,而对4个对照病原的扩增曲线均呈现阴性反应;对不同浓度的pGEM-T/HPS重组质粒分别重复扩增3次,重复结果良好。对30份临床疑似HPS感染的组织样品进行应用检测,检出19份阳性,比商品化的 HPS FQ-PCR检测试剂盒及常规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高。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HPS FQ-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稳定性强的优点,可用于临床HPS感染猪的早期检测,对HPS的快速诊断、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杨杰,李建达,丛晓燕,杨胜男,任素芳,郭立辉,陈智,陈蕾,曾昊,孙文博,时建立,李俊,邱文彬,吴家强,于江
2018, 35(9):106-111.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18.09.026
摘要:为建立一种有效提取高纯度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的方法,进一步阐明HPS的致病机制,通过热酚水法提取LPS,浓缩后,采用酶解法和超离法纯化提取物,分别用硫酸-苯酚法、BCA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LPS提取物中多糖、蛋白及核酸的含量,通过SDS-PAGE电泳银染方法鉴定提取物。将提取的LPS作用于猪肺泡巨噬细胞,通过荧光定量方法检测IL-1β的表达量差异。结果显示:纯化的LPS平均产率为2.56%;LPS提取物中不含还原性单糖,多糖含量为3.27%,蛋白含量为0.77%,核酸含量为0.90%;提取的LPS能够引起猪肺泡巨噬细胞IL-1β表达量显著上调。因此,通过该方法提取纯化的LPS可以用于HPS与宿主细胞间作用机制的研究。